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
  • 6141阅读
  • 0回复

由《Web2.0退潮》,说技术创业 [复制链接]

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离线SEO
 
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楼 发表于: 2008-08-14
关键词: 百度互联网
由《Web2.0退潮》,说技术创业
刚刚看完最新一期的《环球企业家》,比较有趣的《Web2.0退潮》这篇文章了,呼应以前的《出百度记》,着实令人感慨。

  

想想两年前的2006年,好像2000年互联网高潮那般,人人怀着“舍我其谁”的理想主义(或投机主义)气概,企图动摇那些行业领导者的地位。不过结果和6年前几乎如出一辙,除了优库,土豆,豆瓣,校内等等少有的几个表面上的胜出者外(距离产生利润的真正胜利还有一层窗户纸的遥远厚度),其他那些曾经被媒体期待为明日之星的2.0公司,目前的情况,虽然咱们作为外人不能完全看透,而且大多数人还咬着牙根说着“我们要关注未来,着眼长远利益”这类连投资人都没有脾气的话,但真正的冷暖苦寒,恐怕只有自己知道。

  

文章中的特别提到的“百度技术系” 公司,想想这些公司之中,无论是酷讯,抓虾,还是更加大名鼎鼎的由刘建国先生执掌的“爱帮”,哪个不是由技术天才人物引领的,以他们的智力和资力,如果仍然在某公司打工,在如今到处缺少“人才”的互联网行业,年薪数十万,甚至百万绝不是空谈。但他们甘愿破釜沉舟,步入江湖,自然是令我等敬佩的,但眼看这些少年英才,IQ角度的人上之人,走到目前的境况,不能不让人扼腕惋惜。

  

可见在目前中国的商业环境来说,想走完全的硅谷式创业走向成功,是何等困难。美国硅谷,诚信机制基本完善,商业链条环环相扣,只要你的技术或者应用,能够满足一个大公司的需要,就有可能被收购,也正因为这样,才有了朱敏,邓峰等等硅谷华人英雄的传奇故事。

  

但到了国内,就完全是另外的概念了,如果你只是一个小的应用,那大网站可以迅速把你的好东西“学习”过来。大的如新浪对“博客中国”的学习,小的如大家在开心,海内都看到的“抢车位”“朋友买卖”,无不渗透着“互相学习”的浓烈气氛。

  

所以在国内,如果想要取得商业上的成功,你就必须比那些美国同行们更进一步,要用注册人数或者收入来向你的买家和投资人来证明自己,这可比仅仅作出一个小应用难度大了不知多少了。

  而在中国目前的商业环境下,能否把自己的互联网生意推向成功商业的第二步(第一步:产生创意;第二步:吸引用户;第三步:产生利润),可就不是由你的IQ来决定了。病毒,弹出窗,SEO,这些混杂着街头生意智慧的把戏,可不是北大清华的教授所能告诉你的。也可能正因为如此,在中国商业浸淫30年的史玉柱才说“要想成功,IQ不重要,EQ才是着重要的”。

  当然有人会说,人家李彦宏不就是完全的技术出身么,不过我想,如果百度没有mp3搜索,没有贴吧,没有网站联盟,没有人肉销售团队,这些很中国,很特色的服务,李想取得如今的数十亿身家绝无可能。而这一切,如果没有他周围那一拨又一拨,如俞军,徐勇,朱洪波等等这些非技术类左膀右臂的大力帮助,是万万不能的。

  

  而上面提到的“百度系”创业团队,恰恰少了这些左膀右臂,所以,建议目前仍有创业打算的百度系,google系,或其公司的技术天才们,在抱有技术可以改变世界这个美好远景的同时,还需清醒地认识中国商业环境的险恶,在准备出走之前,先想想是否自己真的已经了解了生意场上的种种机关陷阱。

  

  如果自己没有十足把握,不妨先静下心来,在公司和朋友之中细细观察与寻找,发现那些比自己更懂得这些门道的人,进而看有无机会成为同道,一起创业。以我的经验,目前更多的是某个业务人员有了某个点子,去找同事中的技术人员一起创业,罕有技术人员发起,带出一批业务人员的例子。

  

  所以,天生腼腆的技术天才们,请拿出你们写代码时的自信和敏锐来,寻找弥补你们不足的事业伙伴吧。而那些还保有硅谷情怀和习惯的VC们,请在投资咱们这些的技术天才的同时,也更多的帮助他们寻找到与这些天才匹配的绿叶吧。

  

  只有这样,才不至于让上述“百度系”的悲剧重演。
评价一下你浏览此帖子的感受

精彩

感动

搞笑

开心

愤怒

无聊

灌水
SEO培训,SEO研究
快速回复
限100 字节
 
上一个 下一个